【魔盒玩转无线】软硬兼施,全方位提升wifi连接速度! - 小y科技 - Powered by Discuz!

小y科技

标题: 【魔盒玩转无线】软硬兼施,全方位提升wifi连接速度! [打印本页]

作者: 喵星球    时间: 2014-9-23 23:29
标题: 【魔盒玩转无线】软硬兼施,全方位提升wifi连接速度!
WIFI连接速度是影响盒子娱乐指数的最重要条件,无WIFI,无快乐!So,让我们一起来为WIFI提速吧!!提速吧......!速吧......!吧......!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影响盒子WIFI速度的原因:


一、信号源发射端,即路由器
1、路由器的摆放位置:由于目前大部分路由器采用全方位天线设计,因此对于直立摆放的天线,会形成以天线为中心的信号覆盖面,四周信号最强,天线上下效果最弱。

2、过厚的墙体导致信号成倍的衰减:
由于无线信号的频率很高,因此当信号穿过墙体、玻璃或其它物体时会造成信号的极大衰减。如果想要提高信号的强度,就必须尽量避免因穿越物体所造成的信号衰减。
3、电磁干扰。现在智能手机、平板、无线耳机、蓝牙设备、无线键鼠等无线设备使用的都是2.4GHz无线频段,如果你也用只支持2.4GHz单频段无线路由器来组建无线网络的话,受到同频干扰就在所难免了。所以,呵呵,小米路由,你懂的。
4、无线传输功率。这个不难理解,功率大,信号强度自然大。


二、信号接收端,即魔盒
1、盒子周围是否存在障碍物
2、盒子的基础参数设置。


好,有了以上的分析,现在我们开始为魔盒WIFI全方位提速!
一、软提升(赠送软件)
1、修改魔盒网络设置的DNS
方法:设置→系统设置→网络中打开已连接的网络进入后,关闭自动配置,通过遥控器选择DNS修改为8.8.8.8或者114.114.114.144后选择提交,重启盒子生效;


上边的这个DNS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这个DNS设置不一定是最佳的,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网络的最佳DNS肯定不同,所以建议大家通过此贴来确定你家网络的最佳DNS:http://www.stvgame.com/thread-13989-1-1.html
2、下载软件:wifi信号分析仪
(分享一个支持遥控器的wifI分析仪,此处下载: wififenxiyi.apk (1.68 MB, 下载次数: 95)
通过分析仪显示的各个wifi信号强度,来进行路由器各项调整,以观察调整效果。
二、硬提升
1、无线路由器摆放位置
无线信号是有其有效覆盖和传输范围的,在这个范围内的话,无线网络的性能都是较为稳定可靠的。当距离无线发射源,如无线路由器越近的话,获得的无线信号相对会好些。所以不要将无线路由器隐藏在房间的角落里,也不要将它埋在地下室或束之高阁,而是要尽可能地把无线路由器放置在你无线活动的中心地带。


当然如果受房间里网口布局限制的话,怎么办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选择一根更长的网线来增加你无线路由器的摆放范围,但这个方法会影响你房间布局的美观性。另一个方法就是部署一个无线接入点或无线路由器,使用无线中继的方法来拓展无线覆盖范围。

2、尽量绕过障碍物
搭建无线网络时,我们常常忽略障碍物对无线信号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墙体对无线信号的削弱,如果是木质或石膏等材质墙的话,无线信号还可以穿过,但下面的一些障碍物却可以令无线信号强度迅速降低,它们有砖墙、瓷砖、镜子、铅基的油漆等。而房间中鱼缸中的水,墙壁中的金属板、铁丝网,更会令无线信号衰减殆尽。所以不要把无线路由器放在鱼缸或含有上述物质的墙体旁边,否则就会产生无线信号的死角了。


3、天线的摆放角度。
基于前面全方位天线设计的缘由,天线垂直方向摆放覆盖更广。
外,对于复式楼户型用户来说,要想获得全面的无线覆盖,就需要为每层楼配置一个无线路由器或使用无线电力猫等无线拓展设备了。


4、远离干扰 修改无线信道、功率
    将你无线路由器远离其他无线电子设备,或选择支持2.4GHz和5GHz或更多频段无线传输的路由器产品,以避免信号干扰。同时对路由器进行以下设置。

如果你的无线路由器支持智能的“自动”信道还好,不然还是建议选择一个与周围无线源不同的信道使用,以避开冲突,改善无线传输效果。还需要提醒下的是,一个信道的信号会同时干扰与其相邻的两个信道,即信道6的信号会影响到信道5和信道7,所以我们在设置无线信道的时候,应该选择离其他信号源的信道两个以上。


如果你的无线路由器支持“传输功率”的调节功能,像有些无线路由器就支持功率调节,用户可根据组网需要进行调整。调节无线发射功率,来提高无线信号的发射强度,扩大无线信号的覆盖。(家里有宝宝或孕妇的慎用)




怎么样,有了以上软硬兼施的方法,就快来试一试给你的盒子提速吧!





欢迎光临 小y科技 (http://bbs.stvgam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